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,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近年来,随着医学界对IgA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,新药研发陆续取得重要进展。
其中,补体系统在IgA肾病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(招募信息在文章结尾)。
什么是补体系统?
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一旦激活,就会迅速产生大量炎性因子,介导组织与器官损伤。
补体系统直接参与对肾脏的攻击
目前常用“四重打击”学说来解释IgA肾病的发病过程:
第一重打击是黏膜免疫异常,产生致病性IgA1;
第二 重打击 是针对致病性 IgA1 ,产生相应 抗体;
第三 重打击 是抗原与抗体结合,形成免疫复合物;
第四重打击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,激活补体系统和其他介质,引发肾脏炎症和纤维化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前三个步骤并未对肾脏造成直接损伤,第四步则是导致肾组织实质性损害的关键。
在这一过程中,补体系统扮演了“执行者”的角色,直接参与了对肾脏的攻击。
为什么新药靶向补体C3?
补体系统可通过三条途径激活:经典途径、替代途径和凝集素途径。
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,所有激活途径都会引发C3活化及其组分C3b在靶目标上的沉积。
因此,C3也被视为补体系统的“关键先生”,从机制上看,靶向抑制C3的药物有望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。
RG002C0106是什么药?
RG002C0106注射液 是一种靶向抑制补体C3生成的新药,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。
该药采用先进的GalNAc递送技术,可将siRNA片段特异性递送到肝细胞,通过RNA干扰机制,特异性抑制肝脏生成C3,从而阻断补体激活通路,减轻肾脏炎症与损伤,进而达到治疗IgA肾病的目的。
什么意思呢?
这就好比RG002C0106像个“精准快递员”:它带着“停工指令”直奔肝脏,指令让肝脏停止生产在肾脏里“捣乱搞破坏”的坏分子--C3。C3生产大幅度减少,肾脏受到的攻击(炎症和损伤)也就随之减少,从而达到治疗IgA肾病、保护肾脏的目的。
简单理解就是:RG002C0106从源头(肝脏)精准切断“破坏分子”C3的生产,让肾脏少受伤害!
RG002C0106注射液具有治疗频率较低、患者依从性好、药效持久的优势。
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,RG002C0106注射液能够显著持续降低血清C3水平,并有效抑制补体通路活性。
II期临床试验开启招募
目前,该药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,并招募IgA肾病患者。
01
谁能参加?
年龄18~65岁;
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;
24小时尿蛋白≥0.75g;
eGFR≥30mL/min/1.73m²;
已接受稳定剂量的基础治疗(如普利/沙坦、列净类等)至少12周。
满足上述主要条件的肾友可报名参加,工作人员将进一步审核资料并沟通确认最终入组资格。
02
有哪些医院参与?
目前全国有15家临床研究中心参与本项目,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、四川省人民医院、广东省人民医院等。
03
如何报名?
有意了解或参与的IgA肾友,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肾上线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和报名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☟